云程發軔 鵬程萬里——2023年文物工作回眸
來源:國家文物局 2024-1-10 10:37:35回眸2023,奔赴2024,文物工作邁出堅實步伐。
這一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一如既往高度重視和關心文物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向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聯盟大會、首屆“良渚論壇”等致賀信,在新年賀詞中細數重要考古成果,考察多處文博單位,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提出一系列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指明方向、鼓舞人心。
這一年,全國文物系統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凝心聚力、擔當作為,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力度加大,文物保護法修訂草案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首次審議,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啟動,文物安全底線牢牢守住,重大考古項目深入實施,博物館和社會文物改革發展提質增效,革命精神廣泛弘揚,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雙輪驅動,文物交流合作格局深化拓展,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這一年,文物工作始終站穩人民立場,在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上持續發力。各級文物保護單位數量持續增長,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達26629處,全國備案博物館數量達6565家,博物館“熱”持續升溫,1600多家革命紀念場館積極服務主題教育,135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及立項單位已建成開放85家遺址博物館,46項文物科技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成果斐然,55件流失海外文物藝術品回歸祖國,7200多項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展示傳播活動凝聚文物保護共識,文物工作交出亮眼成績單。
服務大局堅定有力
文物空間管制措施和空間利用專項規劃納入各級國土空間規劃體系,496項文物古跡類涉建項目促進文物保護與城市提升、民生改善相得益彰,1367項基本建設考古發掘項目確保國家重大基本建設、新型城鎮化建設。出臺加強央屬文物保護管理工作意見,創新設立央屬文物保護利用項目資金,推進首都功能核心區文物騰退,支持中央政務區建設。指導成立粵港澳大灣區博物館聯盟,加強京津冀、長三角等考古合作,督辦長江經濟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的文物保護與違法問題,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新疆、西藏文物保護、考古和博物館建設碩果累累,有形有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文物安全防線筑牢夯實
全國文物安全工作部際聯席會議新吸收中央網信辦、廣電總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中國海警局等5家成員單位。7部門聯合部署新一輪打擊防范文物違法犯罪專項工作,開通全國文物犯罪線索舉報平臺,發布依法保護文物和文化遺產典型案例。新一輪打擊文物犯罪專項行動偵破文物犯罪案件941起,追繳涉案文物18萬余件。督促辦理文物違法案件144起,集中開展文物違法案件“回頭看”。制定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衛星遙感執法監測工作方案。開展文物行業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2023行動,整改重大隱患問題8148項。全國文物火災事故大幅下降。推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直接責任人公告公示。推介“最美文物安全守護人”。
文物古跡保護系統實施
國務院印發《關于開展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的通知》,召開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確定普查總體方案、宣傳方案、技術方案及相關標準。系統部署長城、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印發進一步加強長城保護工作的通知,加強黃河、長江文物和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多部門出臺加強國保單位中古樹名木保護管理、長江文化保護傳承弘揚、三峽文物保護利用、中華老字號、漁文化等政策規劃。聯合印發《廊橋保護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省部合力推動應縣木塔保護進入新階段。石窟寺保護研究及應對氣候變化取得新進展,召開首屆石窟寺保護國際論壇,推進靜明園、扎什倫布寺等重要古建筑和莫高窟、大足石刻等重要石窟寺527個文物古跡保護修繕項目,完成西安城墻等11處文物建筑預防性保護試點,首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錄社會高度關注。強化文物古跡防災減災,文物保護納入國家災后重建規劃。聯合出臺《關于開展中國文物主題游徑建設工作的通知》,釋放文物資源促進文旅融合?!捌斩斑~山古茶林文化景觀”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我國世界遺產總數達57項。扎實推進“北京中軸線”申遺保護。海上絲綢之路、萬里茶道跨國聯合申遺取得重要進展,舉辦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保護圓桌會議、中意世界文化遺產地結好論壇,完成武當山國際組織聯合咨詢評估。國務院批準公布劍川縣、莆田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重大考古研究持續深化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多學科聯合攻關漸入佳境,中華文明起源的階段性劃分有了更加清晰明確的認識。夏文化研究、巴蜀文明進程研究等18項“考古中國”重大項目研究不斷深入。實施265項主動性考古發掘項目,牛河梁、殷墟等重大考古發現與研究成果進一步實證中華文明突出特性。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考古標志著我國深??脊胚~進世界先進水平,甲午沉艦、圣杯嶼沉船等水下考古取得多點突破。全國考古工作會議部署“大考古”工作思路。推進落實“先考古、后出讓”制度。優化細化水下考古工作規程、考古裝備及設施配備導則,健全考古工作標準體系。加強國家重點地區考古標本庫房建設管理。144家省級考古遺址公園相繼亮相,考古遺址保護利用體系初步形成。
博物館和社會文物管理體系逐步健全
推進世界一流博物館創建和國家重點專題博物館建設,實施中小博物館提升計劃和鄉村博物館建設試點,完成工業類博物館專項調查。三星堆博物館新館、北京大運河博物館等一批新館建成開放。6.1萬余件(套)館藏一級文物復核備案、1萬余件珍貴文物搶救修復、布達拉宮貝葉經等古籍文獻保護研究等夯實基礎,“玉韞九州”“漢字中國”“鑒往知遠”等展覽精彩紛呈,敦煌、故宮等資源共享激發社會創新創造活力。推介“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學資源。有效應對“博物館熱”,持續優化博物館開放服務水平。舉辦第15屆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等。文物進口免稅政策助推文物回流,上海國際文物藝術品交易中心建設實現市場主體、規模雙增長。文物臨時進出境審核管理優化,公布1911年后已故書畫等8類作品限制出境名家名單。國家文物鑒定體系建設取得實質進展,涉案文物鑒定評估和移交機制日趨健全,公益性文物鑒定咨詢服務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
革命文物保護利用賦能添彩
核定公布第二批革命文物名錄,實施東北抗聯革命文物保護利用三年行動計劃,紅石砬子抗日根據地遺址考古調查取得重要成果。國立蒙藏學校舊址、南梁陜甘邊區革命政府舊址群等修繕開放。規范紅色旅游和革命文物保護利用項目建設,規范革命舊址和紀念場館講解服務、緬懷紀念活動,規范革命文物主題陳列展覽和革命舊址展示。發布革命文物主題陳列展覽及革命舊址展示導則,開展2893件/套館藏一級近現代文物備案復核?!靶叛龅牧α俊钡纫慌锩奈锞氛褂[展陳相繼推出。舉辦“全國革命紀念館高質量發展論壇”,革命文物主題“大思政課”鑄魂育人,“見證新時代”主題活動生動講述新時代的發展改革故事,20所高校聯合革命紀念場館積極創建國家革命文物協同研究中心,紅色游徑、紅色草原、紅色研學闡釋傳承紅色基因,革命精神更廣泛融入人民生產生活。
文物科技創新活力迸發
經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審議通過,13部門聯合出臺《關于加強文物科技創新的意見》,召開全國文物科技工作會議,文物科技全面納入國家科技創新體系。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取得259項新技術新方法、207項授權專利,“中國早期現代人起源機制研究”等13個新項目啟動實施。研發文物專用裝備首臺套樣機167項,新增文物專有裝備生產線15條,成立文物專有裝備聯合監測服務平臺?!爸破鳛橄取蔽奈锉Wo技術裝備應用展匯集新技術、新產品、新應用、新業態。新發布17項行業標準,完成國家文物資源大數據庫(中國文物云)總體設計,文物標準化、信息化建設持續加強。
人才隊伍建設向上向好
共建中國石窟文化聯合研究生院,新增100個碩博士研究生指標??脊艑W國家急需高層次人才培養專項研究生指標增幅17.4%。文物、博物館學科專業設置優化提升。文物工作者涉外培訓渠道、文物全科人才培養平臺拓寬。全國文物行業職業技能大賽30名獲獎選手被授予“全國技術能手”稱號。1人獲評“大國工匠年度人物”,1個集體獲評全國工人先鋒號,1個集體榮獲全國婦聯巾幗建功先進集體,敦煌研究院文物保護團隊榮獲“國家卓越工程師團隊”,樊錦詩等榮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的杰出貢獻獎,第五屆世界考古論壇授予嚴文明終身成就獎。文物機構和隊伍建設得到加強,多省考古研究機構編制數量增幅較大?!澳呔瘛眰鞒泻霌P。
文物交流合作和合共生
主辦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聯盟大會,成立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聯盟。流失文物追索返還添彩中美元首會晤,北朝至隋代浮雕石床前檔等重量級文物回歸祖國,舉辦圓明園流失石柱回歸展。6個文化遺產合作項目納入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果,“五洲四?!笨脊藕献鞒晒公I禮“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與法國、希臘、伊朗、柬埔寨、吉爾吉斯斯坦、塞爾維亞、新加坡等國簽署文化遺產合作協議。目前,與我國簽署防止文物非法進出境協議的國家達到26個。中國考古走進埃及、瑪雅文明腹地,深入沙特、突尼斯、中亞。持續推進援尼泊爾等文物修復項目,積極履行柏威夏寺國際協調委員會聯合主席國職責。我國首次當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70年公約”締約國大會副主席國,在金磚國家、上合組織、中國-中亞五國、文明古國等國際多邊場合發出中國文化遺產聲音,展現中國文化擔當。加深與港澳防止文物非法販運合作,赴港臺文物展覽交流增進中華文化認同。
中華文明傳播激揚自信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最新進展、“和合共生 文明互鑒”文化遺產保護論壇、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新疆文物保護利用等近百次主題宣傳深化國內外對中華文明認知。14場新聞發布會,介紹文物工作重點亮點關注點,發布24項“考古中國”重大項目成果。聯合攝制時政微紀錄片《習近平的文化情緣》?!秾す胖袊贰都t色烙印》等精品熱播,用文物講述文明故事。13省份接力開展“盛世中華 何以中國”網上主題宣傳。國家寶藏系列金銀紀念幣首度發行?!昂我晕拿鳌睌底执笳棺哌M聯合國總部及五大洲8個國家和地區,大型紀錄片《何以中國》榮登年度融合傳播指數榜首。
制度保障堅實有效
國家文物局與相關部委及9?。▍^、市)簽署合作協議,與相關部委聯合出臺30余項政策文件,形成文物保護合力。推進長城保護條例修訂、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立法等相關工作。第一批6家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成功創建,第二批15地創建工作接續開展,示范效應初步顯現。首批20個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案例生動呈現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理念在文物工作中的應用場景。財政資金保障有力,文物保護資金規模穩中有升。
云程發軔,鵬程萬里。展望2024年,全國廣大文物工作者信心滿滿、干勁滿滿,必將守土有責、守土盡責,擔負使命擔當、不負時代偉業。